[GFI] FSMA 新规对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s)的影响

Posted by:

|

On:

|

会议概述

本次名为《FSMA 新规对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s)的影响》的座谈会由全球金融科技学院(GFI)主办,重点聚焦于新加坡即将实施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FSMA),并特别关注其对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s)的影响。会议首先由 GFI 介绍其使命与专业认证项目,随后就 FSMA 的背景、适用范围及对行业参与者的运营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超过 220 名参与者在线出席了本次活动,并积极参与了问答互动环节。

精选语录

  • “FSMA 的目的其实是将新加坡法律与 FATF 2019 年的建议接轨,确保 VASP 在其设立地受到监管。”
  • “MAS 已经明确,FSMA 执照的申请门槛将非常高,仅在极其有限的情形下予以批准。”
  • “其他司法管辖区的情况也不一定更好,全球各大市场均已与 FATF 保持一致,监管要求严格。”
  • “若您服务的是新加坡居民客户,那么已被《支付服务法》涵盖;而 FSMA 针对的是服务境外客户的情况。”
  • “技术风险管理、事件通报与数据保护,是申请者必须应对的重点合规领域。”

主要见解与启示

  • FSMA 被视为一项旨在填补监管空白的措施,针对向非本地客户提供服务的新加坡实体,加强对数字资产领域的监管。
  • 法案的适用范围被明确限定在特定类型的数字代币与指定的受监管活动上。
  • 座谈会指出,现有企业不享有过渡期豁免,且执照门槛将非常严格。
  • MAS 对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与运营韧性的预期得到了详细阐述,强调应以科技风险管理指南为基准。
  • 与其他司法辖区的监管框架进行了对比,指出当前已形成全球一致趋严的监管趋势。
  • 与会者强调,企业必须深入理解 FSMA 及相关法规中的具体定义与要求。
  • 监管清晰度与积极合规姿态,可转化为企业在数字资产领域中的竞争优势。
  • 新加坡的监管环境虽在部分方面更具规范性,但其适用范围明确、标准透明,有助于企业有效判断自身合规义务。
  • 座谈会也强调,企业应持续与 MAS 保持沟通,并认真审视法案条文的含义与实施路径。

挑战与争议

  • 缺乏过渡豁免被视为对现有企业的一项挑战,它们必须在法案生效之日之前停业并申请执照。
  • 与会者就 FSMA 的适用范围提出疑问,包括对控股公司、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外国公司员工的处理方式。
  • 讨论中提及了“监管套利”风险,以及该法案对新加坡竞争力的潜在影响。
  • 会议也聚焦于 FSMA 在多种业务模型(如交易所、托管服务、代币化商品)下的具体应用问题。
  • 与会者强调,企业必须认真研读 FSMA 条文,与 MAS 进行持续沟通。
  • 强调需对每个项目或活动进行精细化的逐案分析,明确是否落入 FSMA 监管范围。

总结

座谈会深入探讨了新加坡即将实施的 FSMA 框架,重点涵盖以下方面:

  • 法案背景与出台动因
  • 监管适用范围与实体界定
  • 执照申请与合规要求
  • MAS 的运营与技术风险管理期望
  • 与其他司法辖区的监管比较

与会者一致认为,企业必须全面理解 FSMA 的定义与监管逻辑,并据此重新评估自身业务是否落入监管范畴。

会议最后强调:

  • 所有发言均为发言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所属组织或 GFI 的官方立场。
  • 所提供的信息不构成法律建议。若有任何 FSMA 相关疑问,企业应寻求专业法律意, 切勿仅凭本次座谈内容做出决策。本次活动在重申“本摘要仅供教育与参考用途”的基础上圆满结束。

Posted by

in